光学仪器您现在所在位置:新闻中心

一台显微镜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

新闻来源:未知 发布时间:2011/7/23 9:33:20

1872年12月11日,刚刚29岁的罗伯特·科赫(Heinrich Hermann Robert Koch)收到了他一生最好的生日礼物——一台精美的显微镜。为了这件礼物,他的妻子艾米(Emmy)几乎花掉了所有的积蓄。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,这笔花费完全物有所值:科赫凭借这台显微镜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他的发现和贡献极大地改变了医学,同时也改变了世界。

此时的科赫刚刚从普法战争战场归来,经过考试在一个名叫Wollstein的小镇谋取到一个医官的职位。在诊治患者的同时,科赫开始将他简陋的办公室改造为一个实验室。这台显微镜就是这个实验室最昂贵的设备。当时,可怕的炭疽病已经为人们所初步认识:早在十年前就有学者提出炭疽可能是某种细菌造成的。年轻的科赫经过一丝不苟的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,确认了炭疽病的病原:炭疽杆菌。然而科赫并没有就此止步,他开始尝试在牛血中培养这种细菌并最终获得成功。这使他弄清了炭疽杆菌的生活史。1876年,科赫关于炭疽病的论文发表了。


次年,科赫发表了另一篇有关炭疽芽胞杆菌的论文。在这篇论文里,科赫首次介绍了由他首创的固体培养基。这种培养细菌的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。科赫同时发明了染色法,从此,细菌在显微镜下显示得更加清晰。充满干劲的科赫还改装了他的显微镜,将显微镜与照相镜头结合起来,这样他就可以轻松地保留镜下所见。这些发明创造为细菌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。


1881年,年轻有为的科赫已经成为德意志帝国的政府卫生顾问。同年,科赫提出了著名的科赫法则——这些影响深远的规则至今仍可看作病原生物学领域的金科玉律。如果某种病原微生物是某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因,那么它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:第一,这种微生物必须能够在患病动物组织内找到,而未患病的动物体内则找不到;第二,从患病动物体内分离的这种微生物能够在体外被纯化和培养;第三,经培养的微生物被转移至健康动物后,动物将表现出感染的征象;第四,受感染的健康动物体内又能分离出这种微生物。科赫法则的提出体现了科赫严谨的治学思想,同时也是病原生物学诞生的标志。


1882年,依据自己提出的法则,科赫宣布发现了结核病的病原体:结核分枝杆菌。这一次,科赫引起了更大的轰动。19世纪的结核病非常流行,在欧洲,每七个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结核。关于结核病病因的猜测从未间断过,也从未有一种猜想受到公认。科赫的发现以其无可辩驳的严密逻辑征服了听众,征服了医学界。不过,科赫关于结核的研究并未就此深入下去——受到邀请,科赫作为一个代表团的领袖赴埃及调查发生在那里的霍乱疫情。不久,科赫就发现了霍乱的病原霍乱弧菌。不过,由于注射霍乱弧菌未能在健康动物身上引发霍乱,不符合科赫法则,因此科赫并未立即确认自己的发现,直到他发现霍乱是通过饮用水传播之后才公布。科赫同时提出,改善公共卫生状况是遏制霍乱疫情的关键手段。


科赫的出色工作得到了极高的赞誉。不过很快他就遭受了人生的波折。由于自大地宣称结核菌素能够预防结核病,大批民众奔向科赫寻求这种神药。然而,尽管结核菌素在实验室表现出不俗的效果,但应用于人体后发生了不少严重反应。迫于压力,科赫不得不含糊其辞地公布了结核菌素的细节,这使得他遭受了更多的批评。不过,德国政府并未放弃科赫,反而成立了一个以他为领导的研究所:普鲁士皇家传染病研究所。今天,这个研究所已经成为德国的CDC,拥有200多名科学家,担负着德国公众传染病预防和监控的重任。


担任研究所领导者期间,科赫继续在传染病领域做出贡献。他远赴非洲,研究疟疾以及多种发热性疾病的病原体。终其一生,科赫为科学知识宝库添加了近50种医治人类或动物疾病的方法。他的学生在白喉、伤寒、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的研究领域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。1905年,从非洲返回后,凭借他关于结核病的研究和发现,科赫当之无愧地收获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。显微镜是科赫最好的生日礼物,而罗伯特·科赫本人的成就,则是全人类最好的礼物。

文章地址: http://www.opticalmicroscope.com.cn/news/501.html 转载请注明
下一篇:显微镜的C接口
   返回上一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