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标题:"神经细胞一般直径为微米级,脊椎动物中最小神经细胞"
发布者:yiyi ------ 分类: 行业动态 ------
人浏览过-----时间:2016-11-8 6:30:34
神经细胞一般直径为微米级,脊椎动物中最小神经细胞
突触前膜为神经轴突末梢形成,突触前膜存在电子密度较大的活性
区(active zone),有较多囊泡聚集于附近.前膜上存在大量钙通
道,当细胞受激(电、药物、各种感官等),引起膜去极化、钙内流
、囊泡移动与膜融合、开孔、胞吐释放神经递质.
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部分,不同突触间隙的
大小不同,一般在20~30 nm之间.突触间隙中存在大量的不同分
子,最主要是一种糖蛋白.囊泡胞吐释放神经递质在突触问隙中扩
散至突触后膜.
突触后膜上存在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,是由几种小分子量蛋
白质形成致密的网状结构,将扩散靠近的神经递质分子锚靠在突触
后膜上,并与受体蛋白质结合,组成跨膜信号传递系统.
突触传递是神经元之间通信最重要的形式,因此探索神经递质
的释放过程及机制是研究化学突触的重要内容.神经末梢突触囊泡
的循环包括以下步骤:
锚靠(docking):含有神经递质的囊泡锚靠在突触前膜靠近钙
通道的活性区.
激活(priming):锚靠的囊泡需经历一个成熟过程,形成待释
放的囊泡,在钙内流的触发下才能实现与突触前膜的融合.融合与
胞吐(fusion and exocytosis):钙通道开放导致大量钙内流,触
发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完全融合、开孔,使囊泡内神经递质胞吐释
放.
胞吞(endocytosis):神经递质释放后,由笼形蛋白包被排空
的囊泡形成凹陷囊泡,然后形成“包被囊泡”.
移位与内质体融合:包被囊泡除去外衣,移位至轴浆中,成为
循环的突触囊泡,并与内质体融合,由内质体萌芽形成新的突触囊
泡.
再摄取神经递质:释放的递质主动运转,被重新摄人囊泡内,
形成突触囊泡的循环过程.
神经细胞一般直径为微米级.脊椎动物中最小的神经细胞直径
仅5~6微米,如大脑皮层小星型细胞;一般神经细胞直径10~25
微米,如肥大细胞、嗜铬细胞瘤(PCI2)、交感神经细胞等;大的神
经细胞直径可达25~100微米,如脊神经细胞和大脑皮层Betz细胞
.无脊椎动物神经细胞较大,如蜗牛巨大神经细胞直径110~140微
米,海兔内脏神经节细胞直径
后一篇文章:宿主细胞培养物或生物研究图像显微镜 »
前一篇文章:« 烧结矿占装入高炉中铁矿石60~80%-烧结矿质量
tags:微生物,技术,金相显微镜,上海精密仪器,
神经细胞一般直径为微米级,脊椎动物中最小神经细胞,金相显微镜现货供应
本页地址:/gxnews/3849.html转载注明
本站地址:/
http://www.xianweijing.org/